父母吵架后,母親離開年幼的孩子離家出走,30多年來一直沒有消息。現在孩子已經結婚了,年邁的母親出現了,要求孩子履行贍養義務。法院將如何判決他們?跟深圳婚姻家庭律師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案例。
基本案情
張某杰向法院提起訴訟,要求他的孩子陸某1.陸某2.張某*每人每月支付351元的贍養費,并輪流照顧自己。醫療費用由被告陸某1.陸某2平均承擔;張某杰要求住在新沂鎮秦村老院的家中,如果他有能力照顧自己。如果他沒有輪流照顧。
陸某1.陸某2辯稱,張某離開后,陸某1和他的父親。鄰居四處尋找,30多年沒有消息;張某杰拋棄了家庭成員。未成年子女對家庭成員造成嚴重的精神損害;張某杰履行了撫養張某的所有義務,因此張某應承擔所有撫養義務;如果張某杰向陸某1.陸某2主張贍養費,應先支付未履行贍養義務期間的贍養費,并賠償精神賠償。
張*辯稱,張某杰一直是他的贍養費,對張某杰要求他每月支付贍養費沒有異議。對于陸某1.陸某2,畢竟是張某杰生的,至于張某杰是如何要求他不要干涉的。
經審理,法院發現張某杰與陸某泉原有夫妻關系,于1973年4月11日生下一個兒子陸某1,1978年4月28日生下一個女兒陸某2。1988年農歷4月9日,張某杰因與陸某泉吵架離家出走。后來,他被肥城市桃園鎮的張某堂收養并同居。后來,他收養了當時大約6.7個月大的被告張*,并撫養了一個成年人。陸某泉于2005年6月27日去世,張某堂于2016年農歷正月初二去世。經審查,張某杰于1988年農歷4月9日離家出走后,與被告陸某1.陸某2沒有任何聯系。另外,張某杰的收入是濟寧市兗州區發放的社保基金,每月155元;陸某1的家庭情況是,他已經結婚,有一個孩子現在上高中,經濟來源是打零工掙錢;陸某2的家庭情況是,已經結婚,有兩個孩子,沒有工作;張*的家庭情況是,已經在內蒙古自治區,有三個孩子。
裁判要旨
本案屬于贍養糾紛。如果父母沒有履行贍養義務,他們的子女就不能拒絕贍養。贍養義務是一項法律義務,不會因父母的原因而消除。換句話說,贍養老人不能附加任何條件。雖然母親沒有履行撫養子女的責任,過錯,但這不能成為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理由。
裁判結果
濟寧市兗州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:
一、被告陸某1、陸某2、自2022年3月起,每人每月10日前向原告張某杰支付300元贍養費;
二、原告張某杰與被告張*同居;
三、駁回原告張某杰的其他訴訟請求。
宣判后,各方當事人沒有提出上訴。
相關法條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
第一千零六十七條第二款: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,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,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。
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條: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,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,適用本法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;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,適用本法關于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。
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,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第十四條:
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、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,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。
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。
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。
案例解讀
深圳婚姻家庭律師答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,缺乏工作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權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贍養費;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于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。
在這種情況下,對于張*的贍養義務,雖然張杰和張唐沒有辦理婚姻登記手續,但在1994年2月1日公布和實施《婚姻登記管理條例》之前,他們以夫妻的名義生活了多年,這屬于事實婚姻。1989年,張*開始與張杰長期生活,接受原告的撫養教育,與張杰形成了事實上的養母關系。因此,張*有義務贍養張杰。對于原告主張的贍養費,法院認定為每人每月300元;對于張的生活問題,考慮到張杰與張*共同生活了30多年,他對雙方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已經很熟悉,與陸1的關系已經陌生了30多年,雙方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。為了讓張有更好的晚年生活,法院認為張杰和張*住在一起更合適。
對于張某杰主張的醫療費用,應由三名被告共同承擔。但是,由于這部分費用沒有實際發生,金額無法確定。原告張某杰可以在實際發生后再次主張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