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來的還是?來了。隨著《求是》雜志10月16日重要文章《扎實推進共同富裕》的發表,以及明確指出要“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,做好試點工作”,逡巡了十多年的房地產稅試點落地明顯提速。23日,十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決定,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。從2016年首次提出“房住不炒”,到現在加速推進房地產稅試點落地,而且一周之內連爆兩個重磅消息,意味著房地產行業在狂飆了幾乎20年之后,即將迎來一個超級分水嶺。
這是在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一次定調,每一個人都需要搞清楚以下幾個問題——為什么要征收房地產稅,會以什么樣的標準來征收,加速推進的試點具體是什么模式,以及房地產稅開征能夠達到什么效果。只有搞明白了這幾個問題,才能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包括現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新周期中,找準方向,站在趨勢的一方。結合最近一段時間的熱點事件,以及最近幾年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情況,在關于房地產稅的征收原因中,有一個話題必須排在靠前的位置——共同富裕。
“共同富裕”,繞不開的話題
只需要一個細節,就能明白為什么要把房地產稅和“共同富裕”聯系在一起——《求是》雜志的那篇重要文章,標題就是“扎實推進共同富裕”。
這表明房地產稅的征收,和“全面推進共同富裕”的理念密切相關。
自十九大,到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,再到今年6月份《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》的發布,都表明推進“共同富裕”也在加速。
在這個過程中,房地產稅顯然將是其中的一環。
同時在《扎實推進共同富裕》這篇重要文章中,也明確表示要加大稅收、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,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,增強區域發展的平衡性,以及健全轉移支付制度,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,等等。
政策的目的很清楚,就是要在共同富裕這個理念之下,推進“橄欖型分配結構”,縮小收入差距。
相對于之前討論的房地產稅將會在遏制炒房,以及改善地方政府收入結構中扮演重要角色,與共同富裕的結合顯然讓這次房地產稅試點的站位明顯更高。
當然,作為一個關鍵的稅種,對于市場調節來說,房地產稅依然能夠從技術上發揮重要作用,包括進一步強化“房住不炒”,繼續打擊市場投機問題——據說在一線大城市,已經有人開始拋售手中持有的房產。
另外對于地方來說,房地產稅拓展了稅源,以替代之前的那種依靠“土地出讓金”的“土地財政”模式,這能夠緩解地方財政過于依賴“賣地”的問題,進一步從源頭上平抑房價。
所以總體上,房地產稅的試點期雖然比較長,但趨勢已經板上釘釘,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,征收標準會是什么?
房地產稅,到底收多少?
中國是最擅于摸著石頭過河這個穩健策略的。
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,可以參考兩個維度——一是目前國內個別城市推進的試點措施,二是歐美的一些經驗和做法。
上海和重慶已經進行了多年的房地產稅試點,所以極具參考價值。
從上海的情況來看,本市居民新購二套房產及以上,以及非本市居民新購商品房,房地產稅的稅率在0.4%-0.6%。
而且上海明確了征稅的目的就是為了抑制投資投機需求,征稅用途也是公共租賃房的建設與維護。
上海市稅務局披露的數字顯示,2021年前三季度,上海市房地產稅收入為160.3億元,2011年全年為73.7億元。
重慶略有不同,把房地產稅重點調節的是高檔住房消費需求,所以單列了獨棟別墅等情況,這些房子的單價在上兩年主城均價3倍以下,稅率為0.5%,3倍-4倍的,稅率為1%,4倍以上的稅率為1.2%。
另外在重慶無戶籍、無企業、無工作等“三無”人員購買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,稅率為0.5%。
重慶的征稅用途也和上海類似,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支出。
兩個城市試點的共性是,征收覆蓋范圍比較窄,稅負對于購房者來說并沒有明顯的影響。
除了試點城市之外,還要看成熟市場的征收標準。
根據西部證券發布的報告,美國各州房地產稅稅率相差略大,比如新澤西州達到了2.13%,而夏威夷州為0.3%,相差了7倍多,但均值大約為1%。
根據上海、重慶的實踐,以及參考美國的情況,房地產稅的征收標準就有了一個大概的范圍——稅率方面大約為0.5%-1%,征稅對象就是二套及以上的多套住房(不包括農村宅基地),征稅依據則是上年的成交均價。
當然還有免稅的情況。
包括首套房產,以及平均居住面積等,這就又涉及到有關鼓勵生育的問題。
有了標準之后,下一個問題就是,試點會從哪些城市展開?
熱點城市或將加速推進
對于房地產市場,人們的體感普遍是收緊了,但有的城市似乎依然保持著熱度。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9月份包括上海、杭州、南京、合肥、廈門、深圳、重慶、西安等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依然實現了環比上漲。
這提供了一種可能性,那就是市場熱度較高的城市,將會是首批房地產稅試點落地城市。
另外一個因素同樣需要關注——目前已經建立“二手房指導價機制”的12個城市,分別是深圳、廣州、東莞、成都、西安、寧波、無錫、合肥、三亞、紹興、衢州、金華。
至于試點節奏,雖然表達層面是“試點”,體現了穩妥推進的特點,但是從一周之內連續出臺重大舉措的動作來看,試點過程將會加速——之前類似于上海等試點城市那樣用長達10年時間來驗證效果的做法,將很可能不會再出現。
另一個需要注意的細節就是5年試點期限。
5年的試點時間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就是要在一個時間足夠但又至于太長的周期內,實現試點的具體目標——在典型城市進行分批推進,以積累足夠的經驗樣本。
還有一點,就是房地產稅作為一種地方稅,并非全國認定,而是由各地單獨認定,在中央的指導下,各個地方因地制宜、因城施策,根據試點經驗自行確定征收細則。
這5年的試點期,有點類似于當年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扮演的角色——為中國的整個現代化路徑,趟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。
房地產稅,會帶來哪些改變?
來到最后一個問題——房地產稅試點征收,會帶來哪些改變,或者說哪些結果?
首當其沖的,就是房地產市場本身將會逐步回歸理性和居住本質,這是對于“房住不炒”的進一步強化。
這是個非常明顯的信號——房子只漲不跌的神話不再了,炒房作為一種職業,或者說創富方式,也將退出歷史舞臺。
第二,房價會不會暴跌?
上海和重慶的試點表明,從長期主義的角度來看,房地產稅的稅負并沒有影響房價的走勢。
國外的實踐也是如此——在居民年收入中,房地產稅的占比并不高,至少沒有高到影響生活質量的地步。
有些國家甚至還是累進稅率制,也就是懲罰稅率——比如韓國和新加坡,但房價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。
所以從長期來看,房地產稅并不一定帶來房價的暴跌,換來的是更加平緩的漲幅,它的作用更多體現在調整那些持有多套房產的投機者。
這可能導致一種后果——一二線發達城市受益于人口持續流入、供需緊張的情況,房價將會相對堅挺,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吸引力將會逐步下降。
換句話說,一二線房產和三四五線城市房產的價值,或將迎來將會進一步分化。
結語:時代的趨勢,要把握住
雖然人們看到了上海和重慶的試點情況,也在努力尋找海外房地產稅的經驗,但有一點很明確——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復雜程度,可能在全球都是獨一份。
但也沒什么——過去40年來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,同樣讓整個世界震驚。
所以現在房地產稅試點加速,對于推進共同富裕、讓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、平衡財政收支、實現高質量發展等,都是關鍵的一步。
對于個人來說,要厘清現在的趨勢,就是抓住變化帶來的機遇。
一種情況是,現在炒房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,另一方面,也要看清楚在后房產時代,站在趨勢正確的那一方,順應國家戰略方向,才能在這一輪的新周期中,把握住與未來有關的所有機會。深圳福田區房地產律師
福田區赤尾律師解鎖殘疾賠償金支 | 福田區赤尾律師列舉借條有也敗訴 |
福田區赤尾律師談完善不動產登記 | |